育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發展紀實
2016-5-31 12:25:40??????點擊:
孩子被稱天使,他們有著天使般的笑臉,有著童真無邪的話語,而育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正是為這些天使們服務的,近20年,他們一直專注于打造品質、創新、創意、安全于一流的教玩具產品,用他們的激情、實干和改革去創造著屬于育才的另一方天地。
注重國際接軌
2012年,育才商標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認定為馳名商標,從而實現了“中國教玩具之都”馳名商標零的突破,2011年,該公司取得“省著名商標”,2012年,分別取得“省名牌產品”、“省信用管理示范企業”、“省出口名牌”,并通過“省專利示范企業”的復核;2013年取得“省知名商號”等一系列省級以上榮譽,2013年通過中國環境標志認證,并被授予“市質量立市功勛企業”、國家高新技術企業......從1994年10多人的作坊式企業,到現在擁有員工300多名員工,育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經歷風雨后,迎來了一次又一次的華麗轉身。2013年,企業內銷外貿同步實現高速增長,實現總產值2.75億元,銷售總額2.33億元,外貿銷售額1606萬美元,國家財稅收入1508萬元,其中外貿銷售額連續七年在同行業中名列榜首。
“全球一體化,全球個性化是育才能夠在外貿市場里穩步前進的關鍵所在。”育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旭林說,每年參加國際上眾多的廣交會、展覽會,讓世界了解育才,讓育才與國際接軌,融入全球教玩具行業。不僅如此,該企業還針對不同區域和版塊,進行私人定制式服務,讓文化理念融入到設計中,為此,他們在德國有一家長期合作的設計公司,在國內,他們與中國美院合作,真正把教玩具從產品提升到工藝品,以至于收藏品。
注重產品品質
“品質、創新、專注是育才這幾年快速發展的關鍵。”張旭林說,2005年,育才投入巨資建起新材料實驗室,新增噴涂設備、自動剪板機、電腦注塑機等高精尖設備,實現了規?;?、自動化流水線生產;2008年下半年,公司共投入1650萬元,對所有陳舊的設備進行更新換代;2012年,又投入3000萬元引進全自動設備,真正完成了機器代人,從原來需要1000多工人縮減到300多人,質量提高了,效率提升了,穩定性增加了,成本大幅度減少,這為企業從“小”到“大”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。
品質提升了,創新也必須與時俱進。“在國內,我們先后與中國美術學院、湖北理工學院等合作,建立產、學、研、用合作基地。”張旭林告訴記者,為確??蒲谢?,該公司每年從銷售額中提取5%、500萬到1000萬元投入到新產品研發中。當然,成果也很明顯,目前他們已擁有專利82項,其中包含1項發明專利、34項實用新型專利。
注重人文關懷
“育才今年工人的返回率在95%以上。”正當很多企業,在為招工難而犯愁的時候,育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卻在正月初八已經熱火朝天開工了。該公司黨支部陳副書記說,育才在不斷發展企業的同時,也在人文關懷、社會責任方面下足了功夫。
去年,企業的一名外來務工員工非工傷生病住院,企業領導10多次去探望,花了5萬元的醫藥費,其父母親回來的路費、生活費等,都是公司出資,不僅如此,看到他們家庭如此困難,在員工回老家時,企業還給了1萬多元慰問金,叫他回家好好養??;出資10萬元幫護橋頭一民工子弟學校;2012年成立了1000萬元的育才慈善基金;設置談心室,了解員工的心理;改善員工的居住條件.....也許在很多人看來,這些事情對于企業來說是微不足道,但是從企業創業伊始,他們就一直秉承著企業就是員工的家的理念,把員工當成自己的親人,為員工辦實事、解難題,讓員工有一種認同感和歸宿感,堅持還是難能可貴。
從“小”到“大”,從別人手里搶份額,到有自己的市場份額,育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走出了一條既普通又不尋常的路。目前育才正處于從“大”到“強”的轉型期,未來,就如其廠房設計“100“的造型一樣,做百年企業,為教育創新、為健康護航。 (記者 孫逢樂)
注重國際接軌
2012年,育才商標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認定為馳名商標,從而實現了“中國教玩具之都”馳名商標零的突破,2011年,該公司取得“省著名商標”,2012年,分別取得“省名牌產品”、“省信用管理示范企業”、“省出口名牌”,并通過“省專利示范企業”的復核;2013年取得“省知名商號”等一系列省級以上榮譽,2013年通過中國環境標志認證,并被授予“市質量立市功勛企業”、國家高新技術企業......從1994年10多人的作坊式企業,到現在擁有員工300多名員工,育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經歷風雨后,迎來了一次又一次的華麗轉身。2013年,企業內銷外貿同步實現高速增長,實現總產值2.75億元,銷售總額2.33億元,外貿銷售額1606萬美元,國家財稅收入1508萬元,其中外貿銷售額連續七年在同行業中名列榜首。
“全球一體化,全球個性化是育才能夠在外貿市場里穩步前進的關鍵所在。”育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旭林說,每年參加國際上眾多的廣交會、展覽會,讓世界了解育才,讓育才與國際接軌,融入全球教玩具行業。不僅如此,該企業還針對不同區域和版塊,進行私人定制式服務,讓文化理念融入到設計中,為此,他們在德國有一家長期合作的設計公司,在國內,他們與中國美院合作,真正把教玩具從產品提升到工藝品,以至于收藏品。
注重產品品質
“品質、創新、專注是育才這幾年快速發展的關鍵。”張旭林說,2005年,育才投入巨資建起新材料實驗室,新增噴涂設備、自動剪板機、電腦注塑機等高精尖設備,實現了規?;?、自動化流水線生產;2008年下半年,公司共投入1650萬元,對所有陳舊的設備進行更新換代;2012年,又投入3000萬元引進全自動設備,真正完成了機器代人,從原來需要1000多工人縮減到300多人,質量提高了,效率提升了,穩定性增加了,成本大幅度減少,這為企業從“小”到“大”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。
品質提升了,創新也必須與時俱進。“在國內,我們先后與中國美術學院、湖北理工學院等合作,建立產、學、研、用合作基地。”張旭林告訴記者,為確??蒲谢?,該公司每年從銷售額中提取5%、500萬到1000萬元投入到新產品研發中。當然,成果也很明顯,目前他們已擁有專利82項,其中包含1項發明專利、34項實用新型專利。
注重人文關懷
“育才今年工人的返回率在95%以上。”正當很多企業,在為招工難而犯愁的時候,育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卻在正月初八已經熱火朝天開工了。該公司黨支部陳副書記說,育才在不斷發展企業的同時,也在人文關懷、社會責任方面下足了功夫。
去年,企業的一名外來務工員工非工傷生病住院,企業領導10多次去探望,花了5萬元的醫藥費,其父母親回來的路費、生活費等,都是公司出資,不僅如此,看到他們家庭如此困難,在員工回老家時,企業還給了1萬多元慰問金,叫他回家好好養??;出資10萬元幫護橋頭一民工子弟學校;2012年成立了1000萬元的育才慈善基金;設置談心室,了解員工的心理;改善員工的居住條件.....也許在很多人看來,這些事情對于企業來說是微不足道,但是從企業創業伊始,他們就一直秉承著企業就是員工的家的理念,把員工當成自己的親人,為員工辦實事、解難題,讓員工有一種認同感和歸宿感,堅持還是難能可貴。
從“小”到“大”,從別人手里搶份額,到有自己的市場份額,育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走出了一條既普通又不尋常的路。目前育才正處于從“大”到“強”的轉型期,未來,就如其廠房設計“100“的造型一樣,做百年企業,為教育創新、為健康護航。 (記者 孫逢樂)
- 上一篇:力爭成為教玩具領域首家上市公司 2016/5/31
- 下一篇:育才集團獲第十三屆創“星”大賽金獎 2016/5/31